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思政工作

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课程文化自信教育
2018-07-10 点击: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是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政治觉悟的必修课,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民族自信的必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在新时代,如何将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纳入思政课程体系中,实现爱国主义、文化品格教育相融合,强化文化自信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政课程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课程文化自信教育的形势

在新时代,加强全社会的文化自信建设,是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推动高校思政课程文化自信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时代任务和政治工作。

第一,加强文化自信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一项重要的时代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信仰之源,是民族文化、人文情怀的智慧之源。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是弘扬爱国主义、提升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

第二,当前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依旧严峻,树立青少年爱国主义信仰和民族文化归属感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事业。应当清楚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取得辉煌成就、获得国际普遍赞誉的同时,仍然受到一些消极思想的干扰,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面对的局面依然复杂。此时,更要加强青年意识形态领域建设,让他们形成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责任感,成为共产主义事业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青少年的成长多样性日渐突出,培养他们民族认知和民族自信成为一项紧迫的工作。受国内外多元文化价值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本国文化传统知之甚少,这不仅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不利于民族自豪感的养成。要让大学生成为推动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和活力来源,处理好社会意识形态的“一”和个人发展需求多样化的“多”之间的关系,解决高校思政课程体系面临的重点问题。

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课程文化自信教育的内涵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占据着显要地位。要通过文化教育,加深青年对民族文化成就的了解,进而从内心认同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一项重要的办学特色。

第一,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成为未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重要引领。文化自信,是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具体表现形式。当前,在党中央的部署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得到了巨大推动,思政课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本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民族归属感,是高校思政课程应当开辟的一个新领域。

第二,提升文化自信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重要导向。围绕这一导向,我国高校将继续深入探索教学管理和方法的充分结合,构建中国高校思政工作的新体系。首先,要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改变对思政课程的被动消极心态。其次,要让学生成为通晓古今、洞悉列国的全面型人才,增强对不良文化的判断力和抵抗力。最后,要激励教师创新教学工作方式,努力将书本原理转变成学生易于掌握、乐于接受的语言信息,实现教师教学技能的长足进步。

第三,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成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现有教学和管理机制的重要契机。高校思政课程体系,是教学管理、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一整套机制,作为必修课和公选课,思政课程开展情况,直接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力度和水平。这要求思政课程教学管理部门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

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课程文化自信教育的途径

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改变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精神面貌,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理论课文化自信教育研究,需要从教学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机制三个层次上,实现应有的政治功能和育人功能。

第一,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如何摆脱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始终思索的一个问题。首先,需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有针对性地满足他们的喜好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其次,要注意通过生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价值标准、审美标准的改变,将文化自信内涵的新发展注入教学中;最后,要依据各类高校的实际条件和状况,创造性落实教学计划,注重推动学生内在学习热情,让文化自信教育从理念层面转变成现实层面,培养出“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

第二,捋顺高校思政课职责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将提升本科生文化自信理念同思政课教学相结合,实现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的过渡。将文化自信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是思政课教学突显时代性、价值引领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从实践层面提升思政课作用的重要工作。鼓励学生自发考察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产生认知共鸣。

第三,从高校、院系和教师三个层面,形成全面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机制保证。正确定位高校、院系和教师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过程中的职责和作用,寻找相互协同机制,构建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整体。提升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实践队伍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素养,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启发,进而形成从管理到教学的双向反馈机制,提升文化自信教育的实际效果。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关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