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观察:建设文化强国的核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高校助力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
四、人民时评:前进的时代需要英雄
党委宣传部编
一、人民观察:建设文化强国的核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发展历史中积累起来的精神成果,是维系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核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一重要论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科学界定,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多维度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突出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的文化,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其价值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其文化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的精神成果,具有明确的中国立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突出中国特色,体现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文化主张。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根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中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因,是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沃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以强大的生命力顽强坚韧地发展着,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历来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积极主动地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滋养。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文化层面的体现,彰显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这决定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摒弃那种“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错误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彰显社会主义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而不是其他性质的文化,这是在文化性质方面具有的内在规定性。社会主义文化是比资本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更先进的文化形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论是革命文化还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不断形成和积淀起来的精神成果。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后,也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性质,是因为它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人类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其他性质文化的根本标志。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偏离社会主义的性质,即使文化产品生产得再多,也不能说建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实践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生动反映,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精神动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和精神层面的东西,归根到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牢牢把握其实践精神,使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发展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从实践中获取文化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又使文化发展成为改革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
(来源:《人民日报》)
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体现在高等教育事业中,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高水平高等教育的需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将之全方位贯穿到办学治校的全过程。
党的领导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从历史上看,中国也曾学习、模仿、照搬过西方的制度,但都“水土不服”,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全面领导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正是凭借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我国用了短短十余年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成为世界第一。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2.7%,有望在2020年前后进入50%的普及化阶段。
历史表明,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取决于党在高校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铁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高校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为党发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在新时代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寻求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举措新路径。这就需要通过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治理的最大优势
现代大学制度必须与国情结合才会有生命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植根于中国的特定土壤之中,是在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改进、内生演化形成的,符合中国现实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发展和完善了中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高等学校治理也随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高等学校领导体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形式,先后经历了“校务委员会制”“校(院)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校(院)长负责制”等领导体制,最终确定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发挥党在高校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师生员工在高校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其中,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根本制度,在这一制度基础上形成了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核心治理元素的具体制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和师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使广大师生员工成为行为共同体,成为高校治理的主体。凡属重大问题都由学校党委集体讨论决定,有利于保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并保证决策迅速有效地贯彻执行。在治理机制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地位、师生主体地位与内部治理方式结合起来,体现治理过程的公开化、透明化,使决策能够得到广泛拥护和有效落实。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利于牢牢掌握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权和领导权。高等学校知识密集、思想活跃和人才聚集,只有通过坚持和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才能始终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
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
人的发展不是决定于遗传,而是决定于环境和教育。教育在本质上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活动。大学既实施教育,又进行学术研究,但其首要职能是人才培养,在于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是高校工作必须回答的两个根本性问题。有人说,“国家的竞争力不是始于工厂或工程实验室,而是始于教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能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能否回归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原点,是高校安身立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高等学校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不动摇,必须坚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办学目标不动摇。
党中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人才培养问题的本质和核心,突出了“德”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并特别强调了道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立德”是为了“树人”,而“树人”首先要“立德”。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这样描述德与才的关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在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更注重人的价值观塑造和品格养成,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圣人或君子。
在新时代,要实现“树人”目标,就要为学生提供温馨、温暖、温情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将成人、成才、成器、成事、成功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成人是高等教育存续的真谛和原点,以美德教化促进德行养成,为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成才、成器奠定道德根基。要营造这样一种环境,必须在资源配置、政策导向上体现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同时,只有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润物无声地融入到学校教育当中的成人、成才、成器过程,才能为学生未来能够成事、成功提供丰厚道德营养和知识积累,使他们能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光明日报》)
三、高校助力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和高超的实践智慧,对我国的网络建设、发展提出一系列前瞻性、创造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发展理念。高校应立足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这四大基本功能,在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抢占信息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建设互联网强国,拥有核心技术是最关键的要素之一。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是国家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重要的力量之一。高校要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建设,优化科研激励机制,加大对网络信息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要准确把握信息技术重点领域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选准关系信息技术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集中优势力量,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努力实现集成电路、通用芯片等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积极布局高性能计算、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的研发,着力加强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虚拟现实、智能终端等信息核心技术设备攻坚,争取获得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强网络安全前沿技术的研究,以技术进步促进国家网络安全防御能力的不断提升。
着力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培养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技术升级、产业调整、新经济业态以及社会治理模式变革等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一大批具有互联网思维、掌握新技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伦理判断、审美素养。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使命,高校必须坚持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范式,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加快信息技术新兴专业和交叉专业建设,强化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注重产学研结合,全力服务经济社会新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互联网+”正引发深远的产业影响,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高校必须紧跟技术变革的步伐,使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与企业、市场紧密结合,与数字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要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构建科研转化平台,不断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要通过产学研合作推进制造业、农业、金融、能源、物流等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果在“智慧政务”“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的创新和示范应用。要以校企联合进行定制式人才培养,促进教育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同步,特别是加快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专业的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要以科技进步为抓手,强化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生活空间和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已然形成。互联网自由、多元、开放的特点促进了网络的繁荣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冲突、群体撕裂、价值观混乱等问题。高校作为社会文化的引领者,必须牢牢守住网络的文化价值底线,塑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培育一种正能量的网络价值观,努力在网络空间实现从宣泄到内省、从解构到建构、从娱乐至上到价值塑造的转变。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强化网络空间的价值引导,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培育崇德明礼的网络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网络文明素养,激浊扬清,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来源:《光明日报》)
四、人民时评:前进的时代需要英雄
家国情怀不是抽象概念,而是由许多与我们有着共同信仰的人们彼此确认的情感联结
为了应对高原地区的体能训练,一餐能吃20个包子;常年与雪山为伍风沙做伴,脸上晒出了“高原红”。西藏高原上90后女兵袁远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我爱你,中国!”为了这句朴素的告白,为了那份像火一样藏在心底的信念,多少军人像袁远一样,在和平年代默默守卫边疆,付出青春年华、奉献一腔热血?
近期走红荧屏的主旋律纪录片《我爱你,中国》,记录着激情燃烧的当代军旅传奇,向人们诉说我们时代的英雄故事。“沙场之花”袁远、“雪域雄鹰”周宇峰、“草原战狼”满广志、“雷达兵王”刘卫民、“冰花男神”张书辉……有血有肉的人物,心有大我的情怀,至诚报国的志向,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出强烈的“英雄的气息”,让这部纪录片产生如此撼人的情感、引来如此强烈的共鸣,上线10天就获得3300多万次点击。正如网友的感慨:“他们不过是平凡人,却替我们承受了难以承受之重,为他们点赞。”
英雄不应该站在云端和神坛,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亲情的普通人。在展现军中英雄报国志的同时,也记录下他们的儿女情、英雄泪,让他们的选择和坚守在家与国的“双线叙事”中更显不凡与崇高。中国空军第一人王文常,随身携带着与妻子谈恋爱时收到的百余封情书;驻守黑河的“冰花男神”张书辉,已13年没有回家过春节,每年冬天带着战士们建冰哨、刻冰雕以解乡愁。这是记录更是唤醒,是表达更是传递,它激发了人们心中深藏的种子,以一组负重前行的时代英雄群像,焕发出整个社会的爱国情怀与英雄精神。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谭清泉在大山深处坚守40年,是导弹发射场上的“定海神针”,被人誉为“年龄越来越长,贡献越来越大”,这是精忠报国的价值血脉;王文常29年翱翔长空,3次与死神擦身,却驾驶歼击机安全飞行5000小时,刷新中国空军的纪录,这是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满广志从小立志“绝不仅为吃饱穿暖,还要干成大事”,在训练场上激励将士“赢我才能过关,胜我才能打仗”,这是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在这里,家国情怀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由许多与我们有着共同信仰的人们彼此确认的情感联结,让观众在我和祖国之间发现了“我们”。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这些身着戎装的当代英雄,传承的是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民族英雄的火种,是中共一大、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今天,无论是攻关核心技术还是脱贫攻坚,无论是推动转型升级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仍需要征服“雪山”“草地”、跨越“娄山关”“腊子口”,需要用爱国情怀和英雄精神汇聚起磅礴力量。
每个前进的时代都有英雄,每个向上的民族都需要英雄精神的滋养。这是儿女对母亲的诉说,这是青春书写的誓言,这是热血铺就的长路,这是生命熔铸的丰碑。新时代,新长征,英雄精神永远是照亮我们前路的灯塔,爱国信仰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号角。
(来源:《人民日报》)